专访EX机器人李博阳:人形机器人非常适用服务场景市场落地是卡脖子环节365买球官方网站
发布时间:2024-06-21 17:26:57点击:
近日,英伟达CEO黄仁勋在一次采访中表示,机器人技术将在2-3年内取得重大突破,并预言未来人形机器人将变得像今天的汽车一样普遍。对于黄仁勋的言论,特斯拉CEO埃隆·马斯克回了上述这句线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发展研究》显示,预计到2026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将突破200亿元,未来功能型整机将逐步占据主流。
2023年工信部印发《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》提出到2025年,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;到2027年,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,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新引擎。
在人形机器人这条“未来赛道”,已有国内企业率先开始量产。EX机器人CEO李博阳接受红星资本局专访时表示,近两三年会有大量的人形机器人落地的示范项目、应用例子出现,5-10年内人形机器人将有望走进普通人家,扮演“管家”“保姆”等角色。
目前人形机器人的企业基本都没有实现批量化生产,有一些在小批量生产。我们的仿生人形机器人,算是全世界第一个做批量化生产的。我们年内可能会有500台左右的生产数量。接下来主要会把批量化生产的生产环境搭建起来。
之所以没有出现“批量化”,最难的是市场落地环节。现在很多人形机器人企业有研发,有核心技术,样机也出来了,但还没达到应用级别,没有找到市场应用的可能性,所以就没办法去做批量。
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是非常多的,但问题是机器人和应用场景之间的匹配程度还不够。国际上比如特斯拉的机器人,展示了各种demo,但也没有真的应用到市场化场景中。为什么我们感觉“工业机器人会更多”,因为工业场景相较服务场景要简单得多,环境和操作流程固定。
我认为大部分人形机器人现在用在工业场景下只是一个暂时过程,是“试验性阶段”。为的是大量测试,但实际上工业场景并不一定需要“人形”。
但服务场景下“人形机器人”是非常适用的。他最好状态跟“人”一样,成为我们工作伙伴,可以使用人类的工具,能够做到拿剪刀、筷子,端碗,拿瓶子倒水等。
我们的场景是偏文旅和体验。现有机器人已应用于科技展馆、旅游景区、商业街区和沉浸式互动体验项目中。好处是机器人的很多技术可以让大家直接体验到,有市场级的反馈后再向社会上进行大批量复制。我们主做人形机器人的“上半身”。很多工作场景其实只需要腰部以上,包括大模型、云计算,以及表情、语音的交互,还有对环境的感知,都跟下半身没有太多关系。像儿童教育、老人陪护、医疗辅助这些场景,侧重的都是情感交互或者人机交互的需求。各自领域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背景,在大模型里都可以训练进去。
我一直认为人形机器人“服务于人”是一个最根本的目标,但是从需求或者功能上出发,很难打造一个更完美的人形机器人。大部分机器人企业是从功能性出发的,但我们希望机器人能“像人一样”,实现中枢神经这种操控。工信部也提出来要突破人形机器人“大脑、小脑、肢体”等一批关键技术,这方面我们做了机器人的控制操作系统。为了实现自动生成对话、表情交互我们又做了相应大模型及AI算法的研究,同时增加多模态的认知,从视、听、触、嗅,甚至对温度、压力、距离等因素去感知,从而做出一个正确的决策和反馈。现在视、听、触实现了,下一步像“电子鼻”,我们正在做结合。
我们做的仿生灵巧手,也和人手尺寸是一样的。从应用角度来讲,他必须要“和人一样”,才能在人类社会中使用人的工具。
如果说一个机器人做到了各方面能力都很接近人的程度,将来有大量数据的话,可能他会比人更聪明,就可以用到各个工作岗位上去。
最近我们实验室在尝试,分析出人在朗读、对话的过程中,包含了哪些情感因素。人机交互的前提是机器人要对环境有认知,包括对方表情、情绪的认知。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也不同。比如我是一个陪读机器人,我怎么去陪伴小孩来做出正确的反馈;如果我是用作情绪诊断的辅助治疗机器人,我怎么去诊断你是不是有情绪变化。
所以我们做了软件、算法层面的工作,映射到机器人上,不光是生成文字、语音、视频,还要生成表情和动作,应该用一个什么样的语气表达365买球官方网站,以一个什么样的表情和肢体动作输出365买球官方网站。目前这还在实验室阶段。
除了机械结构和控制这两块,电机也很重要。人形机器人身上的电机类型非常多,需要定制化,电机的小型化高精度,以及耐久度可靠性,都需要提升。现在部分机器人整机企业也都开始自研自产电机自用,因为需求在市场上没办法得到很好的满足,自研也是考虑到成本问题,整机企业将来产品还是要商业化。
机器人企业也在自研大模型。现在的大模型产品能够满足输出文字,但是机器人怎么用它?并不是把它读出来就好了。自研更侧重于人形机器人能采集到的数据,大模型最后决策的反馈要变成机器人能够实现的功能。
我们在大模型的开发上,更侧重于“机器人的人设”,我认为每一个机器人应该有自己的角色,并不是像工具一样出现在社会中,他可以是服务员或者老师的角色。
我们也在跟大模型公司、高校合作,做多模态的,以及有一些具体行业应用的垂类大模型的开发。
大家接触到大模型后,对人工智能的认识更多了,人工智能会更像人。特别是GPT 4o出来之后,大模型的反应非常自然,同时有大量的情绪内容包含在里面。大模型对机器人也有需求。以前参加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时候,很少有人提到机器人;到世界机器人大会,大部分都是搞机械的人去参与,两个圈子是有点“割裂”的。从23年形势发生了变化,几乎所有人工智能的从业者、专家,都聚焦讨论两件事:大模型和具身智能。也开始讨论人工智能如何赋能人形机器人。
之前机器人行业内大部分用算法来优化操作,当有了人形机器人之后,它就是一个更完整的人工智能设备。
首先是技术。我们在这个行业里十几年的时间,前面很艰难,很多技术不成熟需要自研。现在电机类型丰富不少,无人机的空间建模技术也可以带入人形机器人中。还有大模型发展,算力带来了数据量的跃迁和更多可能性。国家政策上也更重视。每次提到我们要重点发展“未来产业”,人形机器人都是第一位。
国内很多行业都喜欢对标国际前沿。人形机器人也是国际主流的前沿方向。在仿生人形机器人的领域,EX机器人可以算国际一流水平,包括整个人机交互、控制,算法,我们都比较领先。从应用上来讲,数量、规模和场景也都要比国外做得更好。
现在业内会经常讨论,人形到底是指“形象”还是“行为”,我认为两者都非常重要。外形像人,它才能更容易融入到人类社会中。“人工智能取代人类”这种疑虑,我认为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。东方文化的作品里机器人始终都是人类的伙伴。
新事物带给人恐惧,这是人类天性。我们经历过几次工业革命,每次出来新事物都给人带来恐惧,机器人并不是一个特例,人恐惧的不是这个东西,而是变化。
机器人有推理和运算的能力,但不能说是完全自主的思考。人类会突然蹦出个情绪,但机器人不会,它一定是根据外部环境数据采集,才能给出一个反馈。
至于说会代替更多岗位,这也是相对的。AI的发展也增加了很多工作岗位,会对生活品质提升,对工作效率也有帮助。
我认为近两三年就会有大量的人形机器人落地的示范项目、应用例子出现;面向公共服务的商业场景,特别是to b、To g场景,5年左右可能就会有一个商业化规模化的爆发。10年以后应该是指面向c端的。我们可以设想,仿生人形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这件事,他们会有一个家里的角色,可能是管家、孩子的家庭教师、老人的保姆。这种情况发生我觉得至少还需要5~10年。
未来人形机器人可能就像家里的车、电视这样普遍,一个家庭可能会有1~2台的人形机器人的需求。
未来生活一定是更全面、更智能化的,人形机器人在服务场景下,一定不是一个单一的智能设备,应该是跟所有的智能设备联动,一起完成服务工作。